CCD和普通数码相机哪个比较适合天文摄影初学者?
日期:2024-04-08 06:07 | 人气:
本人马上就要高考了,高考完想发展一下下搁置多年的天文爱好。决定入手一部5000+的单反,炮筒倒无所谓,自带的够用,因为我有一架牛反,色差是没有的,卡上去就好。不过听说冷冻CCD比较适合天文,因为噪点底,细节惊人的棒。可也有人说单反不比冷冻CCD差后期处理叠加效果也很棒,除了冷冻CCD没的比。所以不知道该考虑哪种,当然单反还能用于旅游出去玩啊,CCD就……有几个网友在出5000-7000左右的二手冷冻CCD。
对于摄影了解的不是很多,基本知识略懂,以前用70D拍过深空,但被我改机改坏了,那时候上小学,懂得少,乱改,单反制冷是制冷,但太冷给感光元件和一些东西冻坏了……CCD更是不是很多,我也觉得初学没必要搞怎么好的设备,偶尔拍着业余就好。所以,有大神能详细说说嘛?好了,写卷子去~
首先警告,天文摄影是个大坑。按投资价格排序,里面最大的装备是房,车是标配,然后是冷冻CCD,赤道仪,最后(便宜的)才是OTA(望远镜)和相机。
然后关于你的问题,简单版回答:初学的话建议用手机,或者网络聊天用的摄像头。如果还有(地面)摄影爱好的话可以弄一个数码相机。CCD在初学者的系统中很可能不是性能瓶颈,同样的钱花到其他地方会得到好得多的画质提升。
复杂版回答,我想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用望远镜的天文摄影(不包含星野或者用长焦镜头直接打星云的):
第一,你能拍什么。基本有两种玩法,第一种是太阳系内摄影,典型的对象是月球木星火星土星。这种对象的特征是小且亮,所以望远镜的焦距是关键,焦比(光圈)不关键,不需要跟踪不需要长曝,一般套路是拍视频然后合成。第二种是深空摄影,典型的对象是猎户星云(M42),仙女座大"星云"(M31)。这类对象的特征是大且暗,所以焦比是关键,焦距不关键,需要跟踪长曝。玩法是长曝多张然后合成。
第二,你能怎么拍。一般有两种方法,一种叫digiscoping,把手机/卡片机接在目镜后面直接拍人眼看到的东西。这种适合系内摄影,因为接了目镜以后放大倍率(相比第二种方法)会有大幅提升。而且反正物体小,用大传感器也是浪费,接像素密度高的手机正好。一种叫primal focus,把目镜卸了,把相机装物镜/主镜焦点上,直接成像。这种方法成像小但是亮,一般拍深空会用这种。
第三,画质提升的途径。这又是个大坑,只说初学者的。下面罗列的措施成本大致从低到高:校准牛反光轴,买个结实的三脚架,买个靠谱的目镜,买增倍镜或者更高焦距的望远镜。到这里系内摄影就差不多了,下面如果要烧深空:买个赤道仪跟踪,买平场镜(field flattener),买极轴镜(polar scope)提升跟踪精度,买更高焦距/大口径/小场曲的望远镜,买autoguider进一步提升跟踪精度,买冷冻CCD降低底噪(<--题主你在这里),买车去光污染小的地方拍。
所以我的建议是先用iphone拍系内天体。如果感兴趣再一步步来。摄影毁一生,深空穷三代,题主三思啊。
普通数码相机如果是不可更换镜头的卡片机,那么是没啥用的,因为这种相机只能用来在目镜后拍摄,效果大打折扣。
如果是微单或者单反这类可以更换镜头的相机,那就可以通过转接环接在望远镜上,实现直焦拍摄,这样是可以拍一些东西的。如果有条件可以把相机改机,在天文摄影是的性能会更好一些。
相对比较便宜的行星ccd(比如asi290mm)幅面小帧率高,是拍摄行星的必备配件,几乎可以说没有行星ccd就拍不成行星,如果要拍行星买一个行星ccd是必须的。这类ccd不是很适合拍摄深空天体,更无法拍摄广域深空,但是得益于其较高的像素密度,结合大口径望远镜拍摄一些小目标比如m51,m42中央六合星还是可以的。
而冷冻ccd是专门用来拍摄深空的天文相机,价格较高,而且对你所使用的整个系统都有较高的要求,比如赤道仪必须能导星且精度较高,焦平面的调校也需要很精确。总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预算才可以充分地利用冷冻ccd,当然冷冻ccd在深空摄影性能是无与伦比的。
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幅面较小的冷冻ccd,并且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,代表有asi183mm(c),qhy183m(c)。这类冷冻ccd像素密度高,价格相对较低,比较适合小望远镜使用,相比以前的冷冻ccd更亲民一些。
用宾得K32,GPS系统内建赤道架功能
300张300秒曝光叠加美滋滋
叠加曝光时间90000秒
通宵拍三天→_→
另外天文摄影开销大头从来都是差旅费
欢迎报考我南七技校,天文系刚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。
天文摄影嘛,大口径望远镜,冷冻CCD随便用,液氮制冷的,TEC制冷的都有。(冷冻CCD听起来真别扭,CCD工作都需要制冷降低半导体热噪声,暗电流)
看过NASA拍的星空图吗?等你进来了这都是日常操作。